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“海宴鎮人民政府”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?
繼續訪問放棄
發布機構: | 海宴鎮人民政府 | 生成日期: | 2023-04-19 11:00:22 |
近年來,海宴鎮積極搶抓RCEP生效機遇,聚焦海宴鎮鄉村振興特色,充分發揮海宴特色沿海優勢,以建設環鎮海灣副中心、打造“西南部旅游集散中心”為目標,深入實施“人才強基工程”,不斷創新人才工作舉措,增強人才服務意識,以溫情服務破解偏遠鄉鎮引才留才困局,匯集高質量人才下沉基層聚力攻堅、服務發展,不斷將人才創造力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。
一、創新人才工作機制,實現精準對接
一是優化機制,強化合力。成立一支由海宴鎮黨委書記任組長,鎮黨委副書記、鎮長為副組長,各辦(所)為成員單位的人才工作聯動小組。按照各辦(所)權限職責優化人才引領新格局,構建“每周一報、每月一評、每季一結”的人才工作運行機制,安排專人負責、專人跟進,強化人才信息互通共享。二是暢通渠道,一線關懷。完善領導干部聯系人才工作制度,由領導班子帶頭定期聯系重點企業人才、本土人才,推動“雙招雙引”工作同步開展,通過人才走訪慰問,摸清企業發展情況、人才隊伍結構、重點項目進度,針對企業需求組織舉辦專場招聘會,精準輸送人才資源支撐企業發展。三是筑強陣地,搭建平臺。大力開展“筑巢引鳳”工程,在鎮公共服務中心開設服務窗口,為人才提供“一對一”服務咨詢指引,提供在市內生活居住、就業創業、補貼申領等服務事項的咨詢、指引。結合歸僑文化及特色產業,搭建人才服務平臺,在海僑片區打造一個集交流、研討、展示、休閑、住宿于一體的人才驛站,更好地培育鄉村匠才。
▲海宴鎮黨委書記吳錦忠帶隊前往漁業光伏項目了解企業用工情況
二、創新“企才牽線”服務,助企紓困解難
為充分發揮豐富的海洋、日照資源優勢,海宴鎮采取“政府搭臺、人才獻智、企業受益”方式引進打造“漁光互補”項目,切實解決好企業轉型升級卡脖子技術難題,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“人才支撐”力量。一是政府搭臺,招才引智。面對“漁光互補”項目的關鍵“線路建設”難題,江門恒光新能源公司、供電部門提出需求,海宴鎮人才工作小組快速“接單”,設辦光伏發電項目專場人才招聘集市,柔性引進擁有8名博士的科技團隊攻克技術難關,引進2名全職碩士、33名專業技術人才對線路建設環節進行優化,刷新廣東省配套新能源項目線路施工時間最短的記錄,成為政府與電網公司密切合作的典范。二是人才獻智,賦能發展。“漁光互補”項目打造“水上發電、水下養殖”新模式,推動臺山青蟹協會與江門恒光新能源有限公司簽訂協議,通過與中國水產科研院、寧波大學等3所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,建立青蟹產業關鍵研發和示范推廣基地,促進產業升級,爭創全國第一個綠電與生態養殖的有機結合品牌。三是政企聯動,實現共贏。海宴鎮積極協助企業探索開展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,光伏板底下的海域空間繼續由當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,在不影響原魚塘養殖功能的前提下,增加地區可再生能源的比例,實現年生產5.43億度清潔電能,年節省標煤約19.3萬噸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3.4萬噸,預計項目25年的銷售收入總額能達62.23億元。同時,為更好地融入海宴“僑”特色,項目整體建設上沿用歸僑特色建筑風格,結合海宴鎮農旅發展思路,逐步打造成“能源+旅游+科普基地”特色線路。
▲海宴鎮500MWp漁業光伏發電項目“水上發電、水下養殖”
三、大力培養本土人才,推進產才融合
海宴鎮大力開展“引才返鄉,振興家鄉”計劃,按照“人才信息收集-篩選-入庫”的程序建立人才庫,以“科學分類、動態管理、重點培育”的原則加快人才隊伍建設。一是挖掘鄉村本土人才。以鄉村工匠、專業人才職稱申報為契機,幫助11名有傳統工藝、烹飪、家政才能的本土人才申請鄉村工匠,更好地激勵鄉土人才發揮“領頭雁”作用,傳授技術和經驗,帶領村民優化發展種養殖產業,同時在民宿、東南亞美食、休閑康養、自駕露營、農家樂等新生領域不斷構筑新的競爭優勢,帶動村民增收致富。二是深化“粵菜師傅”工程。緊密結合“?!弊制放?、“宴”字品牌和香料種植等特色產業,打造高效能的“粵菜師傅”產業鏈條,利用南豐村粵菜師傅培訓點,組織開展東南亞美食研發、教學、制作、推廣工作,培養高質量“粵菜師傅”“巧廚娘”90余人,賦能鄉村振興。三是培育企業技能人才。深入企業講解人才政策,引導企業做好關鍵崗位的技術人員培養,按照政策規章制度落實配套相應的激勵措施,鼓勵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進行職稱評定,提高人才技能,增強人才歸屬感,助力企業轉型升級。
凡本網注明"稿件來源:臺山政府網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。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"稿件來源:臺山政府網"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,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,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。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。本網未注明"稿件來源:臺山政府網"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"稿件來源"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
聯系方式:0750-5524538郵件:ts686@126.com